之处,是以两家一个也未疏远,迄今未立王后!”
“当断不断,必生其乱!”李疵语气果决,“大王不立王后,就不能定太子之位。未立太子,在大王百年之后,诸公子岂不是自相残杀吗?”
“是呀,这正是大王忧心之事。”
“大人不想替大王分忧吗?”
“怎么分?”
“为大王择后立之!”
“先生?”司马熹长吸一气,盯住李疵,良久,“可择何人?”
“阴妃。”
“啥?”司马熹几乎跳将起来,“立訾???”
李疵淡淡一笑。
待司马熹稍稍平静,李疵起身,凑近他,附耳低语。
司马熹沉思良久,深吸一气,重重点头。
阴姬的父亲是阴公,于中山先君时代就已受封于肥邑。肥邑本为肥氏一支,也就是赵国权臣肥义先人曾经住过的地盘,这辰光也多为肥氏后人所居。但肥氏一族的雄风早已不再,整个肥邑属于阴氏。
阴公当然不肯住在肥邑,而是守在灵寿。阴家大宅离司马相府不远,仅隔三户人家。在李疵筹策的次日,阴公登门拜谒司马熹。
寒喧过后,阴公压低声音,直入主题:“在下得到一书,横竖猜不透其中深意,这来请教相国,还望相国不吝赐教!”
“何物如此艰涩?”司马熹笑了。
阴公摸出一物,双手呈递。
司马熹接过,见是一个密函,上面写着一十六字,“大王起殿,必在江阴;公欲成事,何不见臣”,遂递还过去,拱手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4页 / 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