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是罪大恶极,气得他拔剑斩杀呈送战书的赵国信使,诏命全国丁壮拿起武器,保家卫国,誓与赵寇血战到底。
然而,一切皆迟。
由于井陉塞为江公叛军先一步占领,经过长期筹备的数万赵国骑卒由井陉关络绎而出,中山军失去地利,开始溃退,但无论如何也快不过赵国骑卒,退路被迅速切断。与此同时,赵骑一部迅速插向槐水北岸的中山长城防线。中山长城是专对赵国设置的,只垒起一面石墙,前为槐水,作天然屏障。中山数万守军躲在石墙后面,正全力以赴地防御正在槐水对岸筹备渡水的十万赵国大军,不想却背后受敌,数以万计的赵军骑卒由井陉塞奔驰过来,伏在墙头的中山步卒纷纷成为他们的靶子。槐水北岸长城全线溃散,多段城墙插上赵军旗帜。十万赵军再无阻碍,不慌不忙地渡过槐水,毁掉中山城墙,如排山倒海一般杀进中山国境。
经过三日苦战,中山全境无处不起烽火,由乐毅引领的五万燕军在赵国胡骑的支援下,将下都团团围困,中山人控制的紫荆关也在赵、燕毛十万军士的双向夹攻下失陷,逾万中山将士大多战死。主将赵希依据武灵王旨令,将下都及北易水等原燕境内被围困的中山军交给乐毅引领的燕人,自率胡骑涉过中易水,由北侧扑入中山腹地。
一时间,除肥义的舟船军卒之外,四路赵军几无遮挡地杀入中山腹地,将中山军卒分割包围于几座防御坚固的城邑。
都城灵寿被完全孤立,城外赵军越聚越多,从城门楼上望去,各个方向皆是赵军连营,旌旗招展。
中山国的数百里乡野几乎全被赵人控制。武灵王早将中山人视作子民,诏令赵军严守军纪,不可扰乱中山人生活,同时四下张贴告示,只要中山人放下武器,既往不咎。江氏、乐氏等受到中山王族压制的部族纷纷活动,四处游说,在乡野的中山人这也看明情势,晓得赵王是成心吃掉中山国的。胳膊拧不过大腿,不少人选择放下武器。
真正抗拒的是阴公等在朝廷得势的几个部族。
到这辰光,武灵王反倒不急了,连绵不断地将这些年储存的粮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1页 / 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