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之后,火器的威力就逐渐显现出来。当这场大混战上升到三四千人这个规模的时候,战场上出现了非常经典的一幕!
刚好明军一方派出增援的队伍是火器营。而刘昊嘉一方同样派出了一个团的人参战。双方在战圈的外围进行了一次经典的排队枪毙!在整个战斗过程当中,明军射出了九轮排枪,而刘昊嘉一方则射出了十二轮。于是这次排队枪毙的获胜一方是刘昊嘉,
随后这些士兵驱赶着明军溃兵靠近了混战的战圈,将明军的队伍冲乱。于是在他们准备驱赶溃兵冲击明军营地的时候,他们遭到了明军骑兵的侧翼冲击,不得不退却。
由于刘昊嘉缺乏骑兵,只能依靠步兵作战,所以他的增援队伍赶到战场的时候迟了一些。这时候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是一个基层军官,他组织起三百余人布置了一个密实的方阵,挡住了骑兵的冲锋!
就在明军骑兵准备花点儿时间吃掉他们的时候,接应的队伍赶到,赶走了明军骑兵。然后他们又冲向明军的大营,在营门外双方进行了一场厮杀。
明军借助距离优势能够快速的调兵,再次占据了上风。随后刘昊嘉的炮兵赶到,打垮了对方!于是双方就围绕着这个营寨展开了一场大战!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时分才降低烈度。是的,只是降低了烈度,战斗并未停止。刘昊嘉在夜间依旧用火炮轰击对方的营地,尽量破坏对方的营寨。而明军则依靠黑夜的掩护进行反击。在整个夜晚当中,厮杀声和枪炮声从来没有停止过。
等到第二天天色大亮,双方都各自准备好的主力军团出现,围绕着明军的左翼数个大营进行了一场正式的会战!
明军利用兵力优势,同时借助营地的掩护不停的对发起冲击。而刘昊嘉一方则组成方阵岿然不动。同时明军时不时的利用骑兵冲阵。而火铳兵方阵也不是坚不可摧的长城,在骑兵冲击和远程武器的双重打击下也会崩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