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弄点瓜果什么的往里面掺,才能半饱不饱的,把一年给勉强对付过去。
南方生产队社员们的口粮,是这种情况。
但在陕北这个地方,因为分配给社员们的口粮里,包含有大量的窖藏红薯和土豆。
这些连皮,而且还带着大量水分的“口粮”。
那就没办法按照南方那些生产队社员,所分配的小麦、稻谷、玉米,以及红薯干这种粮食相比较了。
所以三十里铺生产队的社员们的口粮,每一个壮劳力摊下来,一个月是36斤。
比起南方那些生产队社员,口粮标准要高出6斤。
只听见噼里啪啦,一阵算盘声响过后,生产队会计开始给大家报账:“散蔓一斤,按照2分3计算,每个人的定额,一个月是8斤,3,8,24,28,16...”
“黄米每个月是3斤,每市斤差价是9分5,这里算下来得2毛8分5厘...”
“全麦粉,每个人是2斤半,每斤1毛零6,玉米粒每个人5斤7两,按照每斤8分7计算...”
最终。
按照会算下来,每个知青得向生产队集体账目上,上交2块7毛9厘的差价。
“会计同志,这是我补交的差价,你点点。”
“会计同志,这是我的...”
正当大家在踊跃交钱的时候,人群中,却传出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会计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