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公司,方便这一次的创始团队授股以及后续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
虽说萧良这些年往星源时代累计投入九十余亿资金,但计提巨额亏损后,截止今年上半年,星源时代的净资产仅核定为五十亿,注册总股本为十亿股。
除了香港子公司蜗巢新技术投资持有星源时代六亿股、蜗巢科技持有星源时代三亿股外,萧良还一次性拿出一亿股,也就是星源时代10%的原始股,直接授给总计九八年之前加入星源时代以及蜗巢科技约五百人规模的管理及技术骨干,人均得授二十万股。
胡婕的评绩是不如周轩、张叔毅、王驰鹜、沈奕以及梁棠华、应江波、徐扬等人,但也是序号排名前十的元老级员工,十多家子公司的法人代表,最终还是得授一百万股。
因为星源时代所涉及的所有专利技术,暂时都放在蜗巢科技名下,萧良为了保证蜗巢科技能维持住充足的研发投入,明确规定了星源时代往后至少要将销售收入的10%,都要转入蜗巢科技,用以支付专利授权费用。
这也意味着星源时代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不要指望能有多高的利润。
也就是说无论是采取净值法,还是市盈法,胡婕得授的这一百万股,目前的价值都不可能高得太离谱,但在这个年代,也绝对够财富自由了。
当然了,作为管理层的一员,胡婕只要还继续留在蜗巢科技或星源时代,还将跟九八年以往入职的骨干员工一样,享有股权激励的资格,就是往后的股权激励,就需要以净资产折算股价进行购买了。
“萧良,萧良,你们这两天回不回秣陵去啊?”
难得看到萧良有时间走进店里,胡娴高兴的走过来问道。
“你问我们什么时候去秣陵干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