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发展了。
也许单纯从总能量密度上,星源时代接下来不难做到全球市场50%甚至更高,但这不意味着星源时代就已经坐稳了锂电的王座。
锂电池市场,主流正极材料目前才发展到钴酸锂、锰酸锂正极阶段。
在这个阶段暂时获得全球锂电第一,并不代表什么。
后面还将迎来三元聚合物锂电池时代,星源时代在这一领域有技术积累,但暂时并没有什么领先优势。
虽然萧良还很不要脸的,还申请注册了安全性能高得多的磷酸铁锂正极专利技术,但磷酸铁锂电池低能量密度的难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一步步解决。
前世磷酸铁锂电池在问世之后差不多用了十五年,能量密度才勉强接近三元聚合物锂电池。
而此时碳微球负极技术是暂时被星源时代主导的合成石墨技术给领先了,但不意味着碳微球技术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了。
恰恰相反,碳微球负极技术的理论能量密度,比合成石墨更高,综合性能更为优越,仅仅是现有的技术还无法实现罢了。
当然,日韩电池厂商铆足了劲,利用强大的资金与技术资源,强行突围,两三年后在技术上还是有反超蜗巢科技的可能。
甚至提前实现三元聚合物锂电池更大规模的量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综合性价比也将超过蜗巢科技此时的技术。
更不要说锂电池倘若想要实现消费电池到动力电池的跨越,极其关键的电源及热管理技术,以及更为严格的生产一致性,都是蜗巢科技逐步去克服的难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