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在继续:
>
>“缴获金军粮秣器械无算,然消耗巨大,江南转运已近极限。新募兵员虽众,然未经血火淬炼,战力堪忧。金兀术主力退守归德府、单州一线,依托城池、水网,深沟高垒,避战不出。我军强攻数次,伤亡甚重。”
>
>沙盘上,代表中军主力的赤红旗帜前方,代表金军的黑色三角旗密密麻麻地插在归德府周围,如同刺猬般令人无从下口。
>
>张宪的手指最后移向沙盘的西侧。那里,没有成建制的巨大赤红旗帜,只有无数细小的、杂色的三角旗,如同燎原的星火,遍布在广袤的京西、河北、河东大地上!木牌上书:“西线义军,无统一号令,大小百余股。最大者王彦‘八字军’(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拥众十万;次者梁兴、赵云等,各拥数万。合计…约八十万众。朝廷未予正式编制,仅拨粮秣、军械、‘抗金义士’荣誉旗帜以资鼓励。”
>
>“西线义军,”张宪的声音终于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不知是赞许还是忧虑,“袭扰金军粮道,攻拔坞堡,牵制粘罕西路大军二十余万,使其不能东顾。然…义军粮秣多靠自筹或劫掠,装备奇缺,战法混乱,伤亡…难以计数。”
>
>八十万!
>
>一个庞大到令人窒息,又散乱得如同流沙的数字。他们是插在金军后方血肉中的无数根毒刺,用最原始的生命消耗着敌人的力量。朝廷无法给他们编制,无法给予承诺,只能给予那面象征着认可与荣誉的“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