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家与折家,现在于宋军中的声望是不如韩岳姚等家多也,却也不意味着就能放任他们去与海外的藩王结亲。
\n
然后就是在朝堂上份量不轻的郭家与李家。
\n
不是说其他几个的家族就一点分量也没有,而是份量相对的比较轻。
\n
比如韩家女。
\n
哪个韩家?
\n
相州的韩氏,韩琦的重重重孙女。
\n
赵构当初的一系列政策把韩家折腾的不轻,可当时的韩家家主韩肖胄却是一个识趣的人。知道胳膊扭不过,当机立断献上了膝盖。
\n
虽然权势富贵就此离韩家远去,但却也叫韩家躲过了那一刀,而且赵构还需要给韩家留出一份宽容,叫韩家子弟挂着几个散职在朝堂混迹。
\n
这就给韩氏留了一份体面,同时也给韩氏留了一分重回政治舞台的机会。
\n
及至赵构后期,韩氏的年轻一辈子弟,就已经有人通过科考步入官场了,而被赵构留在朝廷高高挂起的韩诚、韩浩几个,也无不在积极的转型中。
\n
韩诚为韩嘉彦之子,亦神宗之外孙是也,某种程度上还是赵构的表兄。赵构是神宗的孙子么。
\n
而韩浩则是韩忠彦的第五子,礼法上还是韩肖胄的叔父,但二者间的年龄却差不了几岁。
\n
赵构能对其高抬贵手,也是因为这韩浩在金兵南下之际,于潍州积极备战,抗金态度坚定。
\n
所以,较之韩诚,韩浩在赵构末年求职外放西域,重新步入政坛,似乎也顺理成章了。
\n
哪怕是奖励韩家这些年的知趣,赵构也不会拦着韩浩不是?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