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康因之分神,案子定查不到细处。谁曾想,结果会是这样。”
一事无成。
玉姑姑耐着性子劝解,“事已至此,曦妃别太伤心。这世上之事,哪有那么万事顺遂的。太子现下风头正劲一时无两,以后会如何可就难说了。花无百日红,花不能常开不败,咱们等等便是。”
“可知皇上打算如何处罚洪文潮?”
“听钱公公说,皇上还在犹豫,在处死与全家流放之间考量。”
“太子耗费如此长时间,证明洪文潮之罪责,必不会轻饶了他。”曦妃心里清楚,但对于结果还是感觉悲凉和无力。
胥康下午再次去见了皇上,提及洪文潮之事。
皇上遂询问他的意见:“太子,你认为洪文潮之罪,如何判罚为好?”
皇上的想法和曦妃不谋而合,同样认为太子会要求重罚洪文潮。
但结果出人意料。
胥康道:“父皇,儿臣慎重考虑过之后认为,虽洪文潮劫持银两是重罪,但罪不至死,所有银两他分文未动,且洪家是功臣,曾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不若降他做个看门官,也让进出的文武百官瞧瞧贪墨的下场,以儆效尤。”
“只贬他做个看门官?”皇上有些难以置信,他没想到太子会有此种想法,“是不是罚得太轻了?”
判个死罪都可以,却只是贬了他的官职,如此以来,他起码可以保全他的家人。
“儿臣认为可以,即可以让百官引以为戒,又可以表明父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