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补贴,老套路但效果好。”孙同宇改了两次称呼才摆脱影响。
\n
“你们米团已经在内部给了个‘新年攻势’的代号是吧,嘿,阿里这次ipo真是弹药十足,目前不限于团购、电商、地图、打车都纷纷开展了力度更大的竞争,不愧是两极之一。”苏薇叹道。
\n
熊晓鸽点点头,说着自己的观察:“阿里明显是借着这次ipo调整了竞争策略,可能,他们认为趁着易科出现棘手的局面,现在是个大举进攻的好机会。”
\n
阿里不是临时起意,它在多领域的激进必然是筹谋已久。
\n
至于借着易科出现麻烦的这个时机,在场的人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商业竞争没什么好说的。
\n
“易科这次的问题确实棘手。”方卓在这些人面前没有掩饰这一点,很实在地说道,“阿里上市反应很好,这样气势如虹的发动进攻,选择的不错。”
\n
他继续说道:“但是,易科棘手,这和易科系有什么关系?”
\n
孙同宇听到这话,忽然眼睛一亮。
\n
易科系是一个广泛流传的称呼,甚至不单出现在国内,连美利坚那边的舆论都有这样的报道,大家一直以来都习惯的认为易科是绝对的核心,核心表现不佳,整个体系都跟着下滑。
\n
但是,真正具化到业务之上,易科或者说方总,需要承担什么资金之类的问题吗?
\n
就像今天,方总一出声,各路人马就到了。
\n
易科即便面临挑战,这也不影响方总调动资源,相较于由易科来出资做事,没准体系里的人还都更希望由己方多出钱出力呢。
\n
不用易科费劲,只要易科和方总成为一个号召者,起到一个粘合剂的作用,那就没问题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