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记是一家很有希望的晶圆制造厂商,它既是全球第三家量产16nm工艺的,也有着足够的经验推进产能爬坡。
\n
同时,它不像英特尔、三星那样兼顾商业里的其它属性,只是一家纯粹的晶圆代工厂商。
\n
一直以来,台记的“代工”属性饱受称赞。
\n
这一次,它遗憾的没法拿出产能,不管是不是真的遗憾,这个结果还是如同震撼波一样冲击了易科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
\n
即便冰芯受限也没被压制到3500亿美元的易科市值首次下探到这个区间,从一季度就缠绕在易科身上的疑云忽然再次变得备受瞩目。
\n
在易科的秋季发布会到来之际,大家关心的不再是它的产品,而是公司的未来。
\n
易科将何去何从?
\n
八月中旬,持续承压的易科股票终于迎来一个让人缓了一口气的好消息,台湾另一家晶圆代工厂商联电有了相互合作的新动向。
\n
14日的上午十点钟,联电的ceo颜博文在机场接受媒体的采访,表示即将飞往大陆的上海,要当面拜会易科掌门人,与方总商讨两家的深度合作。
\n
联电在上个月刚刚宣布16nm的工艺进入小规模量产阶段,有望在第四季度实现正式商用的大规模量产。
\n
相较于冰芯、英特尔、台记、三星,它是全球第四家达成这一制程节点的制造商。
\n
只是,如同三星一样,联电在28nm阶段犯下了前、后闸极方案的选择错误,一路追赶下的工艺并不稳定,相对缺少客户和订单。
\n
三星有更重要的手机业务,台记的优秀工艺已经分完产能,易科的供应需求正是联电这种二线厂商的香饽饽。
\n
联电从二季度就有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