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是入阁和拜相挂钩,后来内阁又多了位次,首辅、次辅、一二三四都要排好,归了位次初期,各位置还能随意调动,如谢缙入阁名次较后,后来也能当首辅,
但很快,这个规矩又变了,
变成了一定要排字论辈,位次一定要钉死,首辅永远是首辅,次辅永远是次辅,其后的排名都是递进,
首辅不干了,次辅变首辅,三号变次辅,一个个往前顶,新入阁的又排在最后熬资历,
假设首辅被贬了,又用了,等于说出去又回来,回来后变为首辅的次辅,还要退回次辅,
入阁的阁臣仍觉得不稳,又加了条规矩,
不是甲科不许入阁。
朱元璋找来文学代笔,和朱棣设内阁时,都看明白了一件事,这些官员不能常设,要有临时性,可发展到后面,内阁就变成常设人员了。
但,最搞得还是嘉靖,他的权术在伤害规矩,
内阁的意见,都是由首辅整理起来,再交给皇帝,这般,也就是说,其余阁员的意见,都要先由首辅过目。
嘉靖时,费尽心机往内阁插了个人,叫张璁。
张璁或许知道的人较少,他是因大礼议而得到嘉靖赏识的,
朱厚照死得时候,老根一个,没儿子没直系,于是嘉靖以藩王入统,嘉靖就想把自己的亲爹亲娘搞成太上皇和太后,大明没这规矩,遭到群臣反对,这时候张璁出现了,替嘉靖冲锋陷阵,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