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就要走人。
刘培文见状连忙拉住张德宁,“哎,别急着走啊德宁,问你个事儿。”
张德宁涨红了脸,拽开刘培文的手,怒道:“你这小子!你才二十,你得管我叫姐!”
刘培文闻言笑了,他两世为人,如果岁数加起来怕不是快七十了,这小丫头片子竟然小瞧于我。
要是搁在隔壁网文圈,怎么着也要来一句“你已有取死之道”吧?
不过他此刻有求于人,可根本不会想这些乱七八糟的,只是满脸堆笑地回答:“行,姐!我的好姐姐!我就问你,这小说要是能发表,咱们社里能给我多少稿费?”
“稿费?你急什么?改稿还没改完呢,就惦记稿费啊!”张德宁工作了好几年,遇见的作者大多耻于谈利,稿费也一般都是发表见稿了才支支吾吾问几句,没想到刘培文这人倒是如此直接。
“我不能不急啊!”刘培文苦笑一声,卖起了惨,“我苦啊……我从中原过来,千里迢迢,除了车票,身上就带了五块钱,还是管我弟弟借的,如今都花的差不多了,再拖下去,怕不是饭都不知道去哪吃。”
刘培文这话完全是托词,因为改稿的作家是可以在招待所的食堂吃饭的,价格算的很公道。
不过张德宁还是对他的言辞还是表示认可,她接待过不少从外地赶来改稿的作家,西北的、中原的都有,这个年代交通不便,无论东南西北,从乡村赶来的作家都是风尘仆仆,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文人气息,更多的都是泥土与汗水的气息。从中原的乡村来到燕京,确实非常不容易。
“你是头一次发表小说,按照社里定的标准,一般是千字六块,或者七块。”张德宁解释道,“小说目前是三万字,再删改删改,估计能有两万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