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三路大军预定在涿邪山涿邪山会师。”
“窦宪分别派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率领南匈奴一万余精锐骑兵,同北匈奴单于在稽落山会战。”
“大败北匈奴军,北匈奴单于逃走。”
“汉军追击北匈奴各部落,于是到达私渠北鞮海,共斩杀大部落王以下一万三千人,生擒者甚多,还俘获各种牲畜百余万头。”
“由副王、小王率众前来投降的,先后有八十一部、二十余万人。”
“窦宪、耿秉出塞三千余里,登上燕然山,命令中护军班固刻石建立功碑,记录东汉的国威和恩德,然后班师回朝。”
“九月,耿秉因此战的功劳被封为美阳侯,食邑三千户。”
“耿秉生性勇敢,而且处事简练,行军时常常自己披着铠甲走在前面,停下来休息时不安营扎寨,”
“但也把哨兵放得远远的,明确誓约,有紧急情况,军阵马上排成,士兵都乐意效死。”
“永元二年,耿秉代替桓虞担任光禄勋。”
“永元三年夏天,耿秉去世,时年五十多岁。”
“汉和帝赐给朱棺、玉衣,命将作大匠为其挖墓,给予奏军乐的待遇,五营骑兵三百多人送葬。”
“匈奴人听说耿秉去世,全国民众大哭,有人甚至割脸流血以表达心中的悲痛。”
苏轼:而耿秉出生的时候,耿家真正的奠基人,耿况和耿弇,已经退休回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