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平元年,董卓专权,把持朝政;”
“当时皇甫嵩率兵三万驻扎在扶风郡,与京兆尹盖勋密谋讨伐董卓。”
“恰逢董卓征召皇甫嵩入朝担任城门校尉,打算趁机杀掉他;”
“皇甫嵩部下长史梁衍认为董卓妄自废立皇帝,如今征召皇甫嵩入朝,必然加害于他;”
“梁衍劝谏皇甫嵩举兵讨伐董卓,迎接汉献帝前往长安,同时与举兵讨伐董卓的袁绍等人的义军东西呼应,必然能够击败董卓。”
“皇甫嵩没有听从,于是前往京城。”
“皇甫嵩到达京城,果然被逮捕下狱,即将被诛。”
“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与董卓交好,他从长安逃到洛阳,归附董卓,董卓设宴款待;”
“皇甫坚寿抢步向前,当众与董卓争辩,叩头流泪,希望董卓能赦免父亲皇甫嵩;”
“在座的人都受到感动,纷纷起身离席,帮助皇甫嵩求情。”
“董卓于是起身,拉着皇甫坚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又下令释放皇甫嵩,并任命他为议郎,后又升任御史中丞。”
“初平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等人诛杀董卓;”
“朝廷任命皇甫嵩为征西将军,不久又升任车骑将军。”
“同年六月,董卓部将李傕、郭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