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兴元年,孙亮登基后,任命吕岱为大司马。”
“吕岱清明守正廉洁奉公,他所处过的地方都称道他。”
“当初在交州时,多年未给家中钱财,妻子儿女饥饿困乏。”
“孙权听说叹息不止,因此责备群臣说:“吕岱出征,身处万里之外,为国家勤苦办事,家中如此困顿,而我未能及早知晓。您们身为股肱耳目之臣,责任哪里去了?”
“于是加倍赏赐吕家钱米布绢,每年都有一个固定的数目。”
“太平元年,吕岱在武昌与世长辞,时年九十六岁。”
“其子吕凯继承爵位。吕岱在弥留之际吩咐家人:“殡葬之时,棺木不用油漆、疏巾布衣。丧葬礼仪务必简单节俭。””
“吕凯根据吕岱的遗言,将其归葬于海陵高阳荡。”
苏轼:吕岱是徐州广陵郡海陵县人,就在长江入海口北岸。
本来在郡县为吏,后来广陵乱,跨江来到江东。
200年孙权掌事,已四十岁的吕岱主动前往投奔,被外任为吴县县丞。
孙权一次亲自视察各县仓库和刑狱,他本来处理得就好,又应答得体,被孙权留在身边掌管文书工作,后来出任会稽郡余姚县长。
年近五十的吕岱,在这里招募到一千精兵,开启了他的辉煌人生。
他以这一千兵勇起家,参与了一系列的平乱战争,终于在215年五十五岁时,做到了庐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