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截断太寿水,为当地居民修筑陂塘,并且亲自背土作堰,以身作则。”
苏轼:夏侯惇虽为军中大将,却仍亲自迎接老师授业。他性格清廉节俭,有余财便分施他人,不足则向官府借贷,不置办产业。
夏侯惇谥号忠侯。其子夏侯充继承爵位。
曹丕追念夏侯惇的功绩,想让他的子孙都封侯,便分出夏侯惇的食邑一千户,赐夏侯惇的七子二孙皆为关内侯。
夏侯惇的弟弟夏侯廉及儿子夏侯楙原本已封列侯。
当初,曹操将女儿嫁给夏侯楙,即清河公主。
夏侯楙历任侍中、尚书、安西镇东将军,持节。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夏侯惇在世人心中的形象是作战勇猛却没有智谋的莽夫。
其实,从陈寿的《三国志》来看,夏侯惇除了作战勇猛,更重要的是人品端重,不仅尊师重道而且清廉节俭。这样的宗亲将领怎能不被曹操所喜爱?
夏侯惇在《三国志·诸夏侯曹传》中位列第一,这样排序充分说明了夏侯惇在曹操心中的位置。
陈寿记载夏侯惇可以自由出入曹操卧室。我们知道同为宗族大将,曹仁拜见曹操还要过许褚这一关,许褚也不会随便放行,而夏侯惇可以。
根据陈寿记载,夏侯惇虽然随着曹操到处征战,但是战功不显。
思之,大概一是因为曹营中军事能力在夏侯惇之上的将领实在太多,留给夏侯惇独当一面的机会不多;
二是因为曹操太珍爱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