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楼的血迹早已风干,但高顺之死仍叩问着每个乱世:当气节与生存冲突,何者为重?
张辽臧霸给出了现实答案——他们后来一个威震逍遥津,一个镇守青徐十余载,用功业证明“投降”不等于“背叛”。
在乱世之中,权谋或许是一种生存之道,但付出的代价也往往是沉重的。
臧霸的一生,就是一段不断做出妥协和牺牲的悲剧。他为了保全自己和宗族的生存,不得不向当权者屈膝投降,甚至出卖同袍手足。
从东海避难到徐州谋生,臧霸一步步攀援上位,但所走的路却是染血的不归路。
臧霸出身于泰山郡华县,家中原本是当地有名有势的大族。可是由于与郡太守结怨,臧家宗族遭到了灭顶之灾。
为了救出身陷囹圄的父亲,18岁的臧霸带领私兵在半路劫法,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流血事件。之后父子逃亡东海,失去了根基。
就在臧霸避难之处,他又遇到了第二次宗族浩劫。当时臧霸追随陶谦镇压黄巾军,被任命为骑都尉,屯驻原避难地开阳县。
谁知几年后,陶谦竟率兵攻破臧霸的老家华县,臧霸眼睁睁看着故乡化为火海,宗亲被屠戮一空,却不得不强作淡然。因为在异乡为人作嫁,臧霸已经身不由己。
“王霸之君可以用道义告诉我,希望将军替我说好话。”
“刘备返回后将他的话告诉曹操,曹操听闻后就此罢休,任命徐、毛二人作为郡守。”
“之后,曹操与袁绍对峙抗衡时,臧霸多次带领精兵援助青州。”
“建安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