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同年,司马师废曹芳为齐王,在郭太后的坚持下,司马师派使者迎立高贵乡公曹髦到洛阳登基,改年号为正元。”
“因司马昭参与了制定策谋,被进封为高都侯,增封食邑二干户。”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春季,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假称受太后诏书,在寿春起兵,并向各州郡发檄文以共同讨伐司马师。”
“司马师率领中外各军讨伐毌丘俭和文钦,让司马昭兼任中领军,留守洛阳。”
“此战,毌丘俭被诛杀,文钦溃逃投奔吴国。”
“期间,司马师眼疾复发,又因敌袭受惊加重,回京后遂任司马昭为卫将军,总管诸军。”
“同年,司马师在许昌逝世。魏帝曹髦命令司马昭镇守许昌,让尚书傅暇率领六军返回京师。”
李白:司马昭采用钟会及傅暇的策略,自己率军返回洛阳以南驻扎。
二月,诏令任命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公元256年六月,魏国改年号甘露。八月,朝廷诏令司马昭加大都督封号。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夏季,司马昭以皇帝名义召诸葛诞回京都任司空、诸葛诞拒不从诏,并杀死扬州刺史乐綝,蟠踞淮南起兵,派小儿子诸葛靓到吴国做人质,向吴王称臣请求救援。
同年,司马昭为激励士气,事奉天子及皇太后一同东征,在青、徐、荆、豫征兵,又征集了一部分关中的流动部队,都会合于淮北。
军队驻扎在项,令廷尉何桢持符节,出使淮南,对将士们宣示抚慰,申明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