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群臣迎立常道乡公曹奂为皇帝,司马炎在东武阳(今山东省聊城市附近)迎接,之后升任中抚军,并被封为新昌乡侯。”
“曹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曹奂封相国司马昭为晋公,此时司马炎并不是晋国世子的第一人选,”
“司马昭本想立其过继给司马师的儿子司马攸为世子,而司马炎的才气名声也不及司马攸,”
“但此时的司徒何曾以司马炎能力极佳且相貌非凡为由极力劝阻司马昭,于是司马炎被立为晋国世子,被任命为抚军大将军、开府。”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五月,曹奂赏赐司马昭天子仪仗,司马炎也被晋升为晋国太子。”
“同年八月,晋王司马昭患病去世,司马炎继承其爵位与官职,掌握了魏国朝政。”
“司马炎继承司马昭的爵位、官职之时,司马家族已经经历其祖父司马懿、叔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的经营,”
“在中央取得了掌控魏国朝政的大权,在地方上平定了三次忠于曹魏宗室的势力对司马家族势力的反抗,”
“即“淮南三叛”,至此司马家族已经获得了对国家的掌控权,司马氏取代曹魏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
“于是咸熙二年十二月,曹奂正式下诏希望将皇位禅让给司马炎,司马炎推辞不接受,但此时群臣坚持请求司马炎接受皇位,”
“于是司马炎只得顺从众臣的意见,接受禅让登基称帝,以封国晋国为国号建立晋朝,并改年号为泰始。”
“司马炎随即大赦天下,将原先的曹魏皇帝曹奂改封为陈留王,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