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渊字文懿,后世为避讳唐高祖李渊又将其称作公孙泉,辽东襄平人,三国时期燕国的创建者,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
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渊夺其叔公孙恭位,被魏明帝拜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后遣使与吴国孙权往来,孙权立其为燕王,并遣甲士万人携珍宝前往辽东,公孙渊害怕魏国讨伐,于是斩下吴使臣首级并送至魏都洛阳,魏明帝便拜其为大司马,封乐浪公。
景初元年(237年),公孙渊叛魏自立为燕王,建年号绍汉,并置百官有司。
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遣太尉司马懿率军四万进讨辽东,公孙渊与其子兵败身死,其首级被送至洛阳。
公孙渊是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公孙康死的时候,因其子公孙晃和公孙渊等年纪尚小,
大家于是拥推其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公孙恭则因病渐渐变成了阉人,不能治理辽东。
公元228年(太和二年),公孙渊逼夺叔父公孙恭之位。魏明帝不听刘晔劝告,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公元233年(太和七年),公孙渊企图向吴称臣以为外应。孙权打算册封公孙渊为燕王,东吴自丞相顾雍、辅吴将军张昭以下等举朝劝谏,认为公孙渊必败,因此反对孙吴对公孙渊的支持,没有被孙权采纳。
孙权便遣张弥、许晏等,携金玉珍宝,立公孙渊为燕王。公孙渊没想到孙权会如此看重自己,认为东吴远而曹魏近,
害怕曹魏讨伐,又垂涎东吴送来的珍宝,于是诱斩吴使,并将其首级献给明帝。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