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把天子安置在许都,现在举军攻打,有违背道义。而且朝廷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不在于强弱。曹操法令严明,不是公孙瓒之辈。现在放弃万安之策,兴无名之师,我为您感到忧虑。”
郭图等反驳认为,袁绍攻打曹操,不存在师出无名。而且文臣武将都竭力尽忠,如果不早定大业,是思虑的过失啊。
还向袁绍列举了吴国、越国的兴衰存亡的例子,认为沮授的计谋很持重,但不够随机应变。袁绍听罢,听从了审配、郭图的意见。
官渡之战前夕,沮授会见其宗族之人,大散其财并说:“如果战胜的话,我们威无不加,如果战败,我们自身不保,真是悲哀啊!”
弟弟沮宗说:“曹操的军马不如我们,你为什么要惧怕呢?”
沮授回答道:“以曹操的智谋,又有天子这一资本,我军虽然攻克公孙瓒,但军士疲劳,将军骄横,军队的破败就在这一战了。现在就和扬雄所言的‘六国蚩蚩,为嬴弱姬’的情况一样。”
公元200年,袁绍进军黎阳,派遣颜良在白马津攻打刘延。沮授向袁绍进谏道:“颜良性格狭隘急促,虽然骁勇善战,但不可以独自指挥。”
袁绍不听。曹操援救刘延,和颜良激战,后来打败并斩杀颜良。
曹操攻破袁绍派遣的刘备、文丑等人的队伍,还师官渡。沮授建议发挥袁绍占据北方,物资财货优厚的优势,避开与曹操军队的正面激战,拉长战线,徐徐图之。
袁绍不听从。袁绍军将要渡河时,沮授认为应该留守延津,分兵前往官渡,如果战胜,不耽误迎敌,如果有问题,还可以撤退。
袁绍不听从。沮授在过河前感叹道:“为首者野心勃勃,部下只知贪图功名,悠悠的黄河,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