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政治家郝经认为张鲁在能力不足时能够坦然投降,而不让百姓陷入战祸的行为,值得肯定;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则认为张鲁传播“妖道”却能免于一死,是因为他割据一方而没有称王,有明哲保身的智慧。
张鲁是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人,相传为汉留侯张良的后世子孙。
张鲁的祖父张陵在汉顺帝时期寄居蜀地,曾在鹄鸣山中学道,并通过假造道书迷惑百姓,创立了天师道。
由于入道之人都要上交五斗米,天师道又作“五斗米道”。
而后张陵传道给儿子张衡。张衡死后,张鲁继承父亲的衣钵继续传道。
时值益州牧刘焉将治所从雒县(今四川广汉市)迁到绵竹(今四川省德阳市),张鲁的母亲正好在绵竹一带传播五斗米道。
张母容貌美丽,又兼通鬼神邪说,常与刘焉往来。刘焉也因此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派遣他与别部司马张脩率兵袭杀汉中郡(今陕西省汉中市)的太守苏固,同时断绝斜谷道,杀掉朝廷派来的使者。
张鲁占据汉中后杀张修,夺其兵众,并进一步巩固势力。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刘焉过世,其子刘璋继位。张鲁认为刘璋昏庸懦弱,不再顺从听命。
刘璋怒而杀掉张鲁的母亲和弟弟,并派遣将领庞羲等人进攻张鲁,但是都被张鲁打败。
由于张鲁的部署多为巴郡人,刘璋又派庞羲为巴郡太守,领兵抵御张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