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土地肥沃,地产丰饶,而且四面又有险要的地势可以作为屏障。
凭借这样的优势,张鲁实行上策可以匡扶天子,成为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诸侯霸主,其次一策,也能像窦融那样归顺朝廷,不失富贵。
现在张鲁奉皇帝的诏命在这里已然可以任免官员,发号施令,权势足以专断。
倘若仓促称王,定会首当其冲招致祸患。张鲁采纳了阎圃的建议。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领兵从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出武都(今甘肃省陇南市)征讨张鲁,长驱直入阳平关。
张鲁想要交出汉中投降,但是他的弟弟张卫不同意,率军数万据守于阳平关。此后张卫的防线被曹操击溃,张卫向南逃到了蜀中。
张鲁听说阳平关已经失守,又萌生了屈膝投降的念头。阎圃向张鲁献策表示,现在因为急迫才前往投降,功劳很小;
不如暂且前往巴中依附杜濩,投奔朴胡,和他们一同抵抗,然后委送人质,献礼称臣,功劳一定更大。
于是张鲁又率领部队取道南山,逃到了南边的巴族聚居区中。
张鲁逃走之时,他的手下想把仓库财宝全部烧毁。张鲁却称自己本来就想归顺朝廷,未能如愿。
自己今日逃跑,只是为了躲避大军的兵锋,没有什么恶意,仓库财宝,理应还是归国家所有。
于是张鲁将仓库都封存妥善才离开。曹操进入南郑后,尽得张鲁府库的珍宝,并对张鲁的行为深加赞许。
加上张鲁本来就有归顺之心,曹操便派人前去安慰,使张鲁安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