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出海会有危险,但李义府根本不听。”
“在李的一再催促下,刘仁轨只得出海,结果遇上大风,船队都被海浪掀翻,部下死伤严重。”
“朝廷派监察御史袁异式审讯刘仁轨。李义府不但推卸责任,还落井下石。”
“高宗认为有理,免了刘仁轨一死,只罢了他的官,让他以平民身份随军效力。”
“龙朔元年,苏定方平定百济,战后,刘仁愿留任守城,被任为都护,与新罗王金春秋的少子金仁泰共同镇守百济都城泗沘城。”
“唐朝在百济设立熊津都督府,任命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
“但王文度在渡海时病亡,百济乘机起兵围攻唐镇守将刘仁愿,高宗于是授刘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代替王文度统军,并发新罗兵为援。”
“刘仁轨受任方洲刺史后,与新罗军一起援救刘仁愿,并击退围攻百济军,与城中的刘仁愿会合。”
“当时,苏定方围攻高句丽都城平壤已久,因战事不利,又值大雪,遂退出平壤。”
“高宗令刘仁轨率部前往新罗,与金法敏商议唐军去留的问题。”
“在时机成熟后,刘仁轨先发制人,派人侦察扶余福信修建的真岘城军情。”
“随后,他引新罗军乘夜袭击真岘城,悄悄攀墙,至拂晓破城而入。”
“百济王扶余丰猜疑鬼室福信争权,将其杀死。”
“他又闻唐军骤至,急遣使者到倭国、高句丽求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