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
又有一则传言迅速在人群中流传开来,那就是朝廷已经下令要将陇西郡种植的这批高产量的上千亩高粱,全部用于酿酒!
只因这高粱被发现是酿酒的绝佳原料!
这个消息一出,刹那间,百姓们脸上的纠结神情便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兴奋。
“种!必须种!”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农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锄头,声音都因兴奋而微微颤抖,“这么好的东西,咱们可不能错过了!”
旁边的一位中年汉子也用力地点头,粗糙的大手摩挲着下巴,算计着说道:“哪怕咱们自己不能酿酒,也能把种出来的高粱卖出去换钱啊!”
“就从家里的田地里分出几亩来种高粱,说不定今年就能靠这个过上好日子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之下,哗啦啦的铜钱流入家中。
商鞅变法时期实行“重本抑末”
国策,酒作为消费品,自然在限制之中。
《秦律·田律》便有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酒,田啬,部佐禁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
居住在农村的百姓,不允许私自酿酒,田啬夫和部佐要负责禁止和查禁这种行为,如果有不服从命令的人就会被判定有罪。
毕竟粮食产量有限,酿酒又需要消耗大量的粟、黍、稻等粮食。
为了保障粮食供给,养活更多的人口以及朝廷的储备需求,才通过禁酒令来限制百姓酿酒,以避免粮食的浪费。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