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地点让现场的气氛变得古怪起来。
分拣台不是一般的电报线路,这还要从如今的欧洲电报系统构成讲起。
所谓电报网,不只是通过电线以电流脉冲的方式传递信息。繁忙的线路路段,往往还附加安装了气动管道。
二十年前,伦敦股票交易所与中央电报站只有两百米远,但比其他线路都要忙碌。
经常信息量过载,白天发出的股价电报要傍晚才能收到,还不如直接找人跑腿传送口信。
股票变化无法被实时传达,还谈什么电报的优点,信息价值全都没了。
为了解决问题,工程师约西亚·克拉克提出一种设想,不如在电报所与股票所的地下铺一条中空的管道。
直接把电报纸条装在小盒子里,通过蒸汽动力,将盒子从管道这一头推送到另一头。
这种传输方法把电信号传递变成了实物传递。
克拉克的构想很快得到了电报站与股票交易所的支持,1854年被付诸实践。
从最初的单向传输,发展成了双向传输。
后来,不单是传递股票信息,业务繁忙的电报公司大面积铺设气动管道,传递其他各类信息。
先是伦敦市内,接着利物浦、伯明翰、曼彻斯特也开始安装。
其他国家相继引入,比如巴黎、慕尼黑、米兰、纽约等城市都加装了气动管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