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安置到浮梁最重要的衙门之一,但只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家都嚼出其中的味道了。
也就是这么个人了,换了别人这个最重要的部门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因为它真的烧钱,不光烧钱,还很难看到回头钱,这个无底洞谁来都是坑,但唯独豆芽子。
无底洞?不存在的,什么无底洞她填不满呐?
而且这明显是有大钱挣的,这不投那不是傻的?
普通人创业,一般都是先整几台试试?独孤寒创业,先整三万人玩玩。
而天道不公也就体现在这里了,小心翼翼的创业总是亏到体无完肤,但一整就是以万为单位的创业,甚至可以把政策给干倾斜咯。
反正清明节前后那个纺织机算是正经的可以量产了,然后独孤寒的纺织机作坊、棉麻作坊就配套起来了。
这不是会有人担心抢传统纺织业的生意么?独孤寒说“哔哔尼玛呢哔哔,都给我过来上班”,然后吸纳就业三万三千二百多人,把浮梁的纺织业都给垄断了。
里头她整了个计件制度,想用传统纺织机就传统,想用新式纺织机就新式,统一质量标准之后就按件数给钱。
不出三天,全部的工人都主动要求使用新式纺织机,再无人闹着说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
而这会儿浮梁的主簿,相当于浮梁的秘书长正在与夏林聊天,他好奇的问道:“大人为何一开始就认定独孤大家能将这事担起来?”
夏林听完只是呵呵的笑,过了好久才说道:“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从小学的却是大开大合的法门,她既能敏锐的把控市场又能一鼓作气力大飞砖,这对新的工业转型尤其重要,她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