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张齐林走后,夏天开始整理脑海中的天启信息。
关于《儿童文学》,而且是关于几十年后的。
《儿童文学》在八十年代的时候火爆起来了,最高单月销量超过
50万本。
但到了九十年代,一切向钱看后,纯文学彻底垮了。
96年《儿童文学》编辑部做了调查,发现各省的纯文学刊物几乎都没了——80年代一哄而上,现在一夜之间都消停了。
各种儿童期刊相继停刊,《儿童文学》自己也岌岌可危,发行量一度只有
6万册。
最终他们选择了:不仅继续搞文学,还要搞最纯的纯文学。不搞通俗文学,不搞“故事”,而是要把要把全国艺术品质最高的作品拉到《儿童文学》里来。
成就了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完全不儿童”的《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那时登载过什么样的作品呢?
《青春流星》,讲了一位被家长老师寄予厚望的高中女生,因为压力过大在奥数比赛上作弊,被抓了。结局是这位女生选择了自
S。
还有饶雪漫的《谁可以给谁幸福》,情节是一位
16岁少女因为被抢劫重逢了童年好友,因此产生了一段纠葛的关系。给了很多当时还完全不知道“青春伤痕文学”为何物的读者很大震撼。
《儿童文学》设过一个科幻栏目。
刘慈欣在上面登载过《圆圆的肥皂泡》一文,故事主体是利用无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