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生出来的,但她也很喜欢。
舒妈要带着季禾、舒铁和苏锦去买糖,舒恬给三个小孩每人一毛钱,“我也奖励你们一下吧。钱可以留着,也可以买糖吃。”
三个小孩都不拿,各自看着自己的爸妈,等到爸妈点头了,才把钱接过去塞进自己的小兜兜,嘴上说着“谢谢小姨”、“谢谢小姑”。
舒恬挺喜欢这三个孩子,也喜欢他们的父母,因为他们都是对自己有要求、对人生有追求的。
比如季文衡,虽然下乡了,虽然每天要下地干活,该刨地刨地,该挑粪挑粪,但哪怕再忙再累,他也保持着干净整洁、不急不躁。下乡这几年,除了晒黑了不少,季文衡的整体气质并没有多少变化。
比如舒悦,没学上了,就老老实实干活,有机会当老师,就努力去争取,作为一名老师,她把为“为人师表”这四个字记在了心里,努力要给学生们做个好榜样。
再比如舒爱军,回家种地了,成了一个真正的农民了,也会努力让自己不向下走,努力不把当年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还给老师。
再比如张小玲,她是年轻一辈中学历最差的,小学都没上完,只上了三年,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和现如今的大部分女孩一样。
但张小玲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她会向上看,向上学。她羡慕舒悦是个文化人,羡慕她和季文衡把孩子教导的懂事知礼,就跟城里孩子似的。她羡慕,所以她就努力跟着学。
哪怕大队有一些人笑话她,“人家季知青是城里来的,季禾也算半个城里人,他妈还是老师,你和爱军俩人整啥呢?你俩就是两个泥腿子,咋着?还想把孩子培养成城里人啊?”
张小玲就说:“不管能不能养成城里人,我就喜欢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