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更狠了……
撒豆成兵,点石成金
x小组的侦查迁移是在18日晚上悄无声息进行的,征用的是一处纪检委办案基地,市招待所后院。那儿的保密堪比看守所,环境呢,又和会所不相上下,关键这里还处在闹市区,离鑫盛物流公司直线距离还不到两公里。一夜休整,终于有目标、有活儿干的外勤们信心百倍地开始投入侦查任务了。
不过接下来,信心就又开始被打击了。
10月20日,外勤拍下了四辆大货往鑫盛物流卸货,还和头一次一样,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货就分流到了几十名分销商手里,开车的、雇车来拉的,甚至还有货厢直接送到指定地点的。这种商业上常见的事对于警务分析而言,就成了海量信息了。
车号关联户口,得考虑可能不是户主借的车;住址关联户籍资料,得考虑是不是租赁房屋。这些尚且罢了,最关键的是身份认定。陆虎和络卿相忙碌了一夜才确定了一半,这一半经销商有无业的,有教师群体,有当地的个体户,有数个有前科的,甚至还有数位家属居然是公务员。
百思不得其解的异象其实很简单,到今天分析出来了:微商。
对,就是那种扒拉扒拉手机,发图片,发价格,聊着聊着就能把东西卖出去的新型商业人才。
这个无门槛的模式有个很大优势就是扩散快,最早发展不到六十人,三天后能监控到的,已经攀升到八十人之多。到23日,又监控到一拨出现的生面孔,成功破百,关联的微商已经到一百一十多人了。
10月24日,俞骏赶赴登阳,他带来了局长办公会议的决定:摸清人数、有的放矢、一个不漏。
这个命令让主持登阳侦查的向小园傻眼了,罗列出来的参与人员名单把俞骏也看迷糊了。已经有一百多人了,外勤根本跟不过来。几段辛苦追踪拍下的记录,结果都是欢天喜地地去快递网点发货。向小园通过技术手段查到了一部分收货点,怎么说呢?天南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