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腾约有旬日,武灵王觉得一切就绪了,这才正式下诏,在邯郸闹市区张帖诏书,大意是说,凡赵之民,无论男女,无论贵贱,日常须穿胡服,年纪在十五至四十的贵族壮男一旦出行,若无特殊原因,必须弃车骑马。诏书的最后一句是,所有官员,不穿胡服者不得上朝。
与此同时,武灵王将量身定制的胡服配发给每一位官员。
胡服配发完毕,武灵王传谕大朝,下大夫以上朝臣,皆着胡服朝于信宫正殿,由守殿侍卫验过服饰,方可入殿。
大朝这日,超过六成的官员因未穿胡服而被侍卫拒之门外。为首几人,是王叔赵造及赵燕、赵文等几个王室后生。
赵造是先君赵语的异母弟,有文韬武略,二十多岁就做了封疆大员,多年来一直镇守晋阳,抗御秦人。后来魏人庞涓伐邯郸,在战事紧急时,赵造赶回救援,之后就留在邯郸了。可以说,赵造是看着武灵王长大且监护他坐稳主位的顾命重臣之一,在邯郸王亲贵戚中地位之尊仅次于安阳君。
这么多的朝臣敢于违抗王命,主要就是看赵造与安阳君的眼色。
为支持武灵王,大朝这日,苏秦也拖着仍旧虚弱的身子前来上朝,整齐地穿着赵王所赐的官制胡服。
见众多朝臣以各种站姿守在殿门外面,苏秦顿住步子,细细打量他们。
苏秦注意到,有朝臣在走过来时将一个袋子什么的塞进袖管里。苏秦猜出,定是他在宽大的官袍里套穿胡服了,这个袋子是为应急才备下的。万一顶不过去,他只须把外套脱下,塞进袋中即可。苏秦看向众官员,见他们身上的官袍大都鼓囊囊的,晓得他们也都备下袋子了。
苏秦看到站在一侧的赵造,直走过去。
赵造的官袍里没有任何套穿。
苏秦拱手:“王叔,苏秦有礼了!”
“是相国呀,”赵造回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