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憬只会点头。
宁轻鸿搁下,又拿起下一则,“这本折子由皇城卫的左卫中郎将呈上来,只是从皇城卫里推出来的一人,当年随我一同清君侧,也算勇将。”
言下之意是,皇城卫由他来掌管。
乌憬听得一愣一愣的,又看人拿起第三本折子,“此一折是右骑散常侍呈上来的,官居三品,本是侍奉在皇帝左右之人,手中并无实权。”
“此人在先帝时本是一员镇守边疆的猛将,从前线退下来后,一直侍奉先帝左右,同左相关系匪浅,不过经验颇丰,老当益壮。”
宁轻鸿又抽出两本折子,“还有相关此事的折子,此两则都是上柬送些军饷兵粮至当地,让当地兵马降服。”他细细解释,“北疆大多荒地,粮水不足已久,当地官县大多贫瘠,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饲养兵马,才让流寇嚣张至此。”
“此举可省从京拨出兵力,前往北疆镇压流寇的精力。”
宁轻鸿搁下这两本折子,又抽出一折,“此为第三柬,本意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让镇守北疆的边疆兵前往流寇泛滥一地镇压,边疆兵年年都由京中送去的军饷养着,兵强马壮,镇压流寇最多也不过半月便可全然胜之,因着离得近,不缺军饷,也不用由京中派兵、派粮草增援,省时省力。”
“乌乌,若是你是哥哥,要如何选?”
乌憬已经晕了,他摇摇头,磕巴道,“不,不知道。”
宁轻鸿轻笑,“派兵灭寇,为着是什么?”
乌憬小声回答,“为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