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适百里者宿春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都讲了不少道理。
而季末要做的,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并指明一个大概的方向。
农家研究农作物,培育种子;道家观测天气,勘探地理;医家发展医术;墨家研究科技;兵家整合军队;小说家推动下里巴人的思维转变;儒家、名家、法家在朝堂上日常撕逼……
手指有节奏的敲着桌子,思索着自己还有什么该干但没干的。
“万里长城和直道已经差不多了,有以工代赈在,那些人之后也能从事各种生产,不过没有阿房宫和秦始皇陵,以后那些文人借古讽今是不是少了太多素材了。
修养生息落实的差不多,至少现在更接近儒皮法骨而不是纯粹的法家,战时政策的确不应该留下来。
有蒙恬,李信,萧何,陈平,张苍他们,扶苏不作死的话应该不会添大乱子。
红薯已经实现大片种植,也不知道当初那些个农家弟子是从哪搞来这种东西的;小麦的育种、沃肥,喝开水……”
总的来讲,季末只干了一件事,发展生产力。
没有足够的生产力,你想搞变法?
来,咱们真刀真枪的干一架,谁赢了听谁的。
季末思索着,但此时其他几个站着的文武臣子就不是那么好受了。
当官当到他们这个地步,陛下的一些小动作意味着什么他们要是还不清楚那算是直接白活。
“长生,长生…”季末喃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