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
他不计较门房的态度,因为这是他应得的。
他也知道门房在怀疑什么。
此时的林焕,已是重生归来。
大荣朝以文治国,重视文官的培养和选拔。科举制度成为无数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途径。
前世的林焕家境尚可,自三岁起就已启蒙,六岁入私塾,却学成了败家子。
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不求上进、胡花乱用。
【孟子】十三卷,卷卷一两银子。一张纸最低四文钱,一个包子才一文。
林焕只仗着头脑聪慧记性好,全靠跟着夫子念书时背诵记忆,连誊抄同窗的书籍都没有……
最终败光家产还偷花了束脩使私塾上门逼债。
父亲把最后两亩地的田契赔给了私塾,可家里已缸空锅尽。
母亲进山去捡油桐籽跌落山崖,祖母一口气没上来含恨而终。
父亲苦苦煎熬着岁月,拉扯着还是没有懂事的他。
但边关战事不宁,百姓们不仅赋税加重,更是每年还要服三个月的劳役。
到林焕十三岁那年,父亲终于累到吐血撒手而亡。
林焕醒悟了,可又有什么用呢?都失去了……
崽卖爷田,满桐村的村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