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更大,历史更悠久,藏录的传承,也更是丰富无比。
而且品阶,大多都是三品以上。
数不尽的藏书,古卷,玉简,图录,堆叠成墙,四壁宏伟,一眼望不到底。
墨画心中惊叹,也算是亲自体会到了,太虚门真正的“修道底蕴”。
只不过,这些他都没资格看。
他只能看大荒古文相关的文献。
墨画谨记荀老先生的吩咐,只在这些卷帙浩繁的藏书里,去找与大荒古文相关的文献记载。
找到之后,墨画就一一记下,然后去找内门的藏经阁长老,登记借阅。
大荒古文,佶屈聱牙,晦涩抽象。
太虚门传承悠久,有古宗门遗泽,内山的藏经阁里,的确收录了不少,有关大荒古文的记载,还有一些破译的文献。
只不过,这些文献比较繁杂。
而且有关古文的注释,出自不同前辈修士之手,各人理解不同,释义也会有出入。
墨画只能耐着性子,一一记录,仔细比对,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慢慢学习并领悟。
这个过程,比较漫长而且费神。
好在墨画是阵师,他平日里学的,看的,练的,是比这些文字还要复杂晦涩的阵纹。
因此,研究这类古文,对墨画而言,反倒另有一番趣味。
就这样,墨画静下心来,慢慢学,慢慢悟,过了大概半个月,总算初窥门径,磕磕绊绊地破译出了骨简之上,第一行大荒古文。
墨画只看一眼,瞳孔便猛然一缩。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