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长长的绳索丢弃在答辩室的墙角,整整衣襟就站上了答辩席。
他深深地向全场鞠了一个躬,然后说道:尊敬的各位老师,非常抱歉迟到了,请容许我答辩结束后向老师报告原因,现在请允许我开始论文答辩。
在征得主持人同意后,晴川开始宣读他的论文《试论南唐诗歌在我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论文洋洋洒洒好几万字,晴川只提纲式地念了其中的主要段落,然后等着老师的提问。
刘教授第一个问题是:南唐诗坛的主流流派及特点。
晴川恭敬地回答道:南唐诗坛的两大诗派,分别为姚贾体诗人与白体诗人,又成为了五代十国诗坛的两个主要流派,其诗人和诗作均为当时各国之首,诗的数量超过北方地区的总和,接近南方诸国诗歌总和的一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南唐诗歌代表了五代十国诗歌的主要成就。南唐诗在五代十国诗歌发展中,有执牛耳的地位。晚唐诗坛的余风在南唐继续风行,如晚唐的姚贾体、宗白体、温李体诗在南唐诗坛盛极一时,蔚为一代诗风,其主流大致有二:其一,学白居易,宗白诗风集中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师法白居易的吟咏怀情和次韵酬唱,这些诗作几乎全是对人生的感叹和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形成卑弱雨衰微的诗风。此种诗风反映了整个五代十国时期诗坛的概貌。*
下一个是张教授提问:我提一个问题,据我所知,南唐是为偏僻小国,但诗歌繁盛,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晴川这样回答:好的,老师。《南唐书》作序时说:南唐“虽为国偏小、观其文物,当时诸国莫与之并”,所以,在此种意义上说,南唐诗歌的创作成就代表了整个五代十国的诗歌创作成就。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它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诗人的自身因素。第一、相对稳定的国内局势,给南唐诗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第二文士的被重视和南唐偏安一隅是诗坛繁荣的重要原因;第三、君主对文学的爱好影响了诗坛。……*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