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标1902年在合肥诞生,1902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八年,属虎,上山虎。
光绪二十八年,岁在壬寅,虎年的钟声在肥西义城南徐敲响。这一年的春节,尽管外部世界依旧风雨飘摇,但南徐的徐家却依照祖例,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孩子们穿着新衣,在巷子里嬉笑奔跑,手中挥舞着自制的小老虎玩具,寓意着虎虎生威。长辈们聚在厅堂,一边品尝着新春的茶点,一边谈论着家族的过往与未来。然而,他们心中也隐隐担忧着这动荡时代给家族带来的变数。
在全国范围内,《辛丑条约》带来的影响持续发酵。清政府为偿还巨额赔款,不断增加赋税,使得百姓生活愈发艰难。南徐的徐家,虽有不少文人墨客,但大多仍以农耕为业,兼营一些小本生意。赋税的加重,让徐家的经济负担陡然增加。田间收成在天灾与人祸的双重影响下,难以满足家庭开支。为了维持生计,徐家年轻一辈不得不尝试拓展新的营生渠道。有的尝试着将家中的手工艺品拿到集市上售卖,有的则结伴外出打短工,试图在这艰难的世道中寻找一线生机。
尽管生活艰辛,南徐的文人墨客们对文化传承的热情丝毫未减。这一年,徐家的私塾依旧书声琅琅。老先生在讲台上认真地讲解着四书五经,孩子们端坐在课桌前,全神贯注地聆听。在课余时间,徐家子弟还会组织诗社,以“虎”为主题,吟诗作词,相互切磋。他们用文字抒发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执着。徐吉标的父亲徐志德风华正茂,也被这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时常听兄长们谈论诗词文章,一颗热爱文化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种下。
1902
年,一些新思想、新事物也开始悄然渗透到肥西义城大张圩这个小地方。有外出闯荡的年轻人带回了关于新式学堂、西方科技的见闻,让南徐的人们眼界大开。徐家中一些思想较为开明的长辈,开始思考是否要让族中子弟接触这些新事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与变革的碰撞,在南徐的平静生活中掀起了一丝涟漪,预示着南徐徐家在未来的日子里,将面临更多的选择与挑战,而徐吉标也将在这时代的浪潮中,经历属于他的成长与蜕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