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面、调馅到包制,每一步都认真对待。在与这些市井人物的相处中,徐吉标懂得了生活的质朴与艰辛,也收获了书本之外的宝贵经验。
河畔时光,心灵滋养
三河古镇的三条河流,是徐吉标的心灵栖息地。他时常坐在河畔,看船只往来穿梭,听船夫嘹亮的号子在水面上飘荡。夏日午后,他会与伙伴们跳入河中嬉戏,感受河水的清凉与灵动。有时,他会静静观察河畔洗衣的妇女、垂钓的老者,从他们的神情中,领悟到生活的悠然与宁静。这些河畔时光,如同潺潺流水,滋养着徐吉标的心灵,让他学会了观察与思考,培养出细腻而敏锐的内心。
文化熏陶,梦想萌芽
古镇丰富的文化活动,深深吸引着徐吉标。每逢节日,舞龙舞狮、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让他热血沸腾。他尤其痴迷于古镇的戏曲表演,婉转的唱腔、精彩的扮相,令他沉醉其中。在文化的熏陶下,徐吉标心中渐渐萌生出对艺术与美好的向往。他渴望有一天,能将古镇的魅力展现给更多人,让这份独特的文化传承下去。三河古镇的岁月,成为徐吉标少年时代最珍贵的记忆,为他的人生奠定了坚实而多彩的基础。
从合肥义城大张圩南埂到三河古镇的确有一段不算短的路程,在民国时期,这段路对于徐吉标来说,或许充满了别样的意义。
徐吉标家的徐家商铺,就坐落在三河古镇那热闹非凡的街道上。商铺门面不大,却收拾得十分规整,朱红色的木门和木窗棂,在岁月的侵蚀下略显斑驳,却透着一种古朴的韵味。门楣上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招牌,“徐家竹木”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走进商铺,便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竹木器材整齐地摆放着。靠墙的位置,立着一捆捆粗细均匀的竹子,竹节光滑,竹身笔直,散发着淡淡的竹香。角落里,堆着一些已经加工好的木制品,有精致的竹椅、竹凳,纹理清晰,打磨得十分光滑,坐上去既舒适又稳当;还有大小不一的竹筐、竹篮,编制得极为细密,造型美观又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