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每天清晨,当父母在简陋的屋子里低声商讨事务,她会自己安静地坐在一旁,摆弄着用碎布和干草自制的小玩偶。有时候,看到母亲为了藏好情报而焦急地寻找合适地方,她会睁着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奶声奶气地问:“妈妈,我能帮忙吗?”尽管她还太小,做不了什么实质性的事,但那纯真的眼神和懂事的话语,总让张家三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农忙时节,徐吉标在田间劳作,张家三姐要照顾孩子还要料理家务,小姑娘便会跟在母亲身后,帮着捡柴、递工具。吃饭时,她会乖巧地坐在小板凳上,等父母都坐下才动筷子,还会把自己碗里不多的饭菜,往父母碗里夹,嘴里念叨着:“爸爸妈妈,你们吃,你们干活累。”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个
4
岁小女孩的懂事,如同黑暗中的点点星光,为这个投身革命的家庭,增添了一抹温馨而动人的色彩,支撑着徐吉标和张家三姐在艰难的革命道路上,怀揣着希望,坚定地走下去。
在
1934
年那个风云变幻的时节里,革命工作如紧绷的弦,一刻不得松懈。这一日,徐吉标与张家三姐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前往庐江送一封信。这封信,承载着革命组织的关键信息,关乎着诸多同志的安危与下一步行动的成败。
出发前,徐吉标与张家三姐看着女儿,心中满是不舍与担忧。4
岁的女儿懂事地拉着母亲的手,奶声奶气地问:“爸爸妈妈,你们要去哪里呀,什么时候回来?”儿子圣贵尚在襁褓之中,懵懂无知地挥舞着小手。徐吉标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头,说道:“宝宝乖,爸爸妈妈有点事要出去一趟,很快就回来,这段时间你要听爷爷的话哦。”
徐吉标和张家三姐抱着孩子,转身离去,一步三回头,眼中满是对孩子的牵挂。他们知道,此去庐江路途遥远且危机四伏,敌人的哨卡林立,稍有不慎便可能暴露身份,陷入绝境。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别无选择。
而在后方,徐志德悉心照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