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圩为据点,紧急召开八团,为应急之需。张云逸主张高敬亭问题严重,为了不使事态扩大化,以组织形式调他青龙厂。开会。如有谋反迹象,立即撤职查办。
在这场气氛凝重的会议上,众人的意见似乎已然统一,对高敬亭的处理态度鲜明,在座众人皆无异议,仿佛高敬亭已被视作外人,甚至是敌人。程明远身处这样高级别的会议,本无发言的资格。然而,以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实在无法坐视不理,内心的正义感如汹涌的潮水,让他按捺不住要为高敬亭说几句公道话。
只见他身不由己地缓缓站起,瞬间,无数双高官们审视的目光如芒在背般聚焦在他身上。但程明远没有丝毫退缩,他仿佛回到了
1932
年在鄂豫皖苏区与张国焘对话的那一刻,周身涌起无畏的勇气。他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我今天本不该参加这次会议,既然来了,我必须表明,我不同意对高敬亭的处理意见。我建议把他,也就是高敬亭,送到延安学习。”
程明远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寂静,空气仿佛都凝固了。随后,众人或是惊讶,或是不满的目光再次投向他。程明远顾不上这些,说完便径直走出会议室,准备骑马回司令部藕塘。这时,张云逸赶忙出声挽留:“明远同志,请在褚老圩站住几日,等高敬亭的事情处理完后再走为好。”程明远勒住缰绳,心中五味杂陈,他不知道自己这一番仗义执言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但他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正义,为了革命队伍的团结与公正。
1939
年
5
月底,舒城西港冲的天空仿佛笼罩着一层若有若无的阴霾。高敬亭刚刚做好前往肥东青龙厂的各项安排,正准备踏上行程。就在这时,八团团长周俊鸣匆匆赶到四支队司令部,带来了叶军长的口头指示——命高敬亭即刻前往青龙厂参加会议。
周俊鸣传达完指示后,便立刻返回青龙厂复命。高敬亭听闻,深知此事紧迫,当即从指导队精心挑选了
300
名战士,连同
10
人的警卫班以及
3
名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