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32年,3月31日。
下午时分。
辽宁省通辽县西侧。
八路军新修建的通辽野战机场。
近代工业的伟力下,昔日荒原在短短时间内,就变成了以马斯顿垫快速整合修建的浩大机场。
机场之中,白线纵横。
以白漆画出的六条跑道和诸多功能分线,将机场有序规划出十多片区域。
笔直延伸到外围的跑道旁边,整齐停放了一排排的B25
轰炸机。
庞大而黝黑的轰炸机横卧在地面上,如同一群沉睡的钢铁巨兽般静静地蛰伏在那里,散发出一种令人胆寒的气息。
机场的外围周边,数十挺防空机枪和十余门防空炮斜斜地对着天空,警惕着可能的敌人,又有庞大的雷达发射天线不停转圈,监控着周边空域。
绵延的钢铁地面,整齐的战机排布,林立的枪炮雷达……整片机场,无处不在彰显着近代工业带来的野性力量。
此时此刻,机场内部,人潮涌动,一片忙碌。
数以千计的地勤人员正在轰炸机旁来回穿梭,进行着装弹、加油以及起飞前的最后检查作业。
过了不知多久,随着一声声哨响,地勤人员们开始了撤离。
停留在机位上的众多B25轰炸机也开始启动,螺旋桨飞旋间,数百台发动机齐齐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