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相比部队赶赴胶东时路边不见边际的玉米地、麦田和菜田,此时这片区域刚刚完成了秋收,整个田野中显得空荡一片。
‘果然,山东大部分平原地区和河北平原一样,一旦秋收之后,青纱帐消失,部队就会难以隐藏踪迹。’
张云看着光秃秃的田野,感叹着河北山东等地平原八路军一路发展的不易。
扎根山区发展的八路军,最大的问题是物资匮乏,兵源不足,部队发展上限不高。
山区之中,地薄人稀,养兵困难,但相对来说,部队可以挪移机动的范围较大,与鬼子周旋也相对容易,还能打出经典的伏击战斗。
相比之下,平原地区人口稠密、物资补给较为方便,部队发展潜力巨大。
但看似广阔的平原地区,入冬之后却又空荡无遮,难以隐藏大规模的部队。
占据制空权优势的鬼子很容易发现部队踪迹并发起精准的扫荡,平原部队不得不频繁与鬼子极限拉扯。
哪怕是后期建立了地道等掩体,以及创造出了翻边战术等反扫荡技巧,但仍然难以避免与鬼子的遭遇混战。
毫不夸张的说,平原部队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极大的代价。每一个能从平原拉起队伍的将领,都具有很强的能力和极佳的运气;每一支能坚持到抗战胜利的平原部队,都经历过残酷的牺牲。
东三省地区,虽然有大兴安岭等山脉,但由于其主要城市、工业区、矿区等都都在东北平原上,部队反攻之时恐怕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考虑到如今鬼子已经在东北实行归屯并户以及保甲制度,部队在反攻初期难以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