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射、炮火覆盖,都对鬼子部队形成了巨大的杀伤,对鬼子阵地和装备形成了巨大的毁伤,发挥了极佳的作战效果。
不过,在后期的作战中,随着独立支队火炮装备越来越多,装甲和空军力量越来越强,部队也在实践中发现了火炮过于集中的弊端----不说巨大的火力溢出会严重浪费弹药,大量火炮装备过于集中,也使得部队只能在有限的一两个方向发起进攻。
其他方向的部队,反而因为火力不够强大,而只能采取守势。
如此一来就限制了己方逐步取得的空中优势和兵力优势。
张云知道,毛熊国的大炮兵主义虽然确实厉害,但其形成也有特定的历史原因。
在战争初期,毛熊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损失了超过400万的部队,大部分主力重炮装备都被摧毁或者被汉斯国夺取。
因此,毛熊国在战争初期和中期都严重缺乏重型火炮,只能依赖生产方便且弹药储备丰富的中小口径火炮和迫击炮。
考虑到部队同样缺乏通讯器材,无法实现大范围炮兵协同,这使得毛熊国将领们在部队作战时,习惯将大量中小口径火炮集中到一起作战,以抗衡压制汉斯国的火炮优势。
在尝到甜头之后,毛熊们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炮兵作战理论和技巧,并开始“丧心病狂”的开始向“大炮兵作战”上一路狂奔、
炮兵团、炮兵师、炮兵军、炮兵集团军……毛熊国的炮兵集群堪称豪华,并最终压垮了汉斯国。
这套“大炮兵”作战理论确实不一般,毕竟符合毛熊国的战场和装备实际。不过,它却不一定适应发展到如今阶段的独立支队。
毕竟,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