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推辞。
“这事,稍许有些麻烦,咱也不是不肯帮忙,只是不知刘县尉为何要上洛?就是为了见见世面,没有别的理由?”他决定先试探一下对方的理由是否坚定。
刘备跟李素对视一眼,李素便接过话茬,决定再吐露一些半真半假的理由:“其实,也不止于此,仲治兄或许不知,玄德兄出仕之前,曾经贩过马,知道去京师的商路,如果能跟随递表的信使,可以免除沿途关隘津渡的商税,也能多获利一二十金……”
这个理由,是不太敏感的,所以在非说一个理由取信对方时,李素取舍之下,就说了这条。
辛评一听原来是想带私货捞一票,倒也觉得很正常——人家能逃税20金,所以送你3金牵线搭桥、再请吃喝玩,说得过去。
辛评捋了一下思路,就想好了说辞:“既是为此,咱也给你指点条明路——此番,你们想当正使是不太可能的。使君并不知尔等的口才机变,上洛奏对这种大事,如何放心?
所以,正使必然是使君身边的别驾从事。你们要想随团,最多只能为副,以备朝廷到时垂询。而且,你们得赢得别驾从事的信任,让他觉得你们还算可靠、能对此行有所裨益。”
听了辛评这番内幕消息,李素才恍然。
一开始确实把问题想简单了。
贾琮要给朝廷上奏,这事儿是很正式的,跟告密谋反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当然要找口才和随机应变能力都深受贾琮信任的心腹主持才行。
而汉末的官场惯例,刺史在做这种事情时,最信任的肯定是别驾从事。
别驾二字,本意就是“刺史出行时,另有一车随行”,后引申为当刺史分身乏术时,出使代表刺史——比如《三国演义》上,益州牧刘璋派人朝见曹操,乃至后来联络刘备,派的都是别驾从事张松。
李素和刘备只能退求其次,继续追问:“不知使君身边的别驾是……能否烦劳仲治请来,一起畅饮叙谈?”
辛评闻言,整个人条件反射似的往后微微一缩,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难缠的家伙:“你们想给沮别驾送钱?千万别,他这人不像……总之这厮秉公行事,很是难缠!你们还是得有真才实学,让他相信带上你们,有助于完成使君的使命,他才会帮你们美言。”
辛评差点儿想说“这家伙不像我那么好说话,肯收钱”,话到嘴边才意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