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征发来的兵源,最大的问题就是保卫故乡时很好用,一旦长途出远门就士气狂泄,士兵逃亡不止。
李素内心是不放心这些流民的素质的,而且就算李素放心,他也说了不算,最终判断任务完成度的是幽州牧刘虞。
所以,他只是为了暂时稳住祖郎、让祖郎当炮灰,所以虚与委蛇罢了。
……
在李素的一番花式劳军、说服、许诺之后,本就被缺粮折磨的祖郎,终于迫于内外压力,答应跟毋丘毅夹击郑宝,并约定了两天后就出兵作战。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祖郎也渐渐看出一些问题:李素表面上答应雇佣他的人,另一边却丝毫不放松跟郑宝决战的决心,显然是想让九江流民军当炮灰先消耗一波了。
加上祖郎毕竟不是职业雇佣兵贩子,他没有形成郑宝那种卖人抽佣的机制,所以李素轻松就可以接触到祖郎手下那些小头目,绕开祖郎这个“赚差价的中间商”。
这就导致祖郎想先收预付款都收不到,一点劳军礼物就糊弄过去了。而如果李素直接付钱被流民士兵们的话,到时候死了的人明显就不用给钱了。
祖郎显然不想让他的人当炮灰,他也想让毋丘毅打头阵、跟郑宝两败俱伤后,他再带嫡系去窃取战果。
所以,他最后的抵抗,也只是委婉地坚持自己对部队的直接指挥权:真打仗了,这几千人怎么调遣,还是老子说了算!
李素也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算盘,也不跟祖郎硬来,只说他可以作为监军,居中协调。
同时,李素也不忘跟祖郎手下一些中层军官搞好关系,堂而皇之给他们赏赐、宣传效忠朝廷升官的好处。
比如李素发现,祖郎麾下有两名干将,分别叫周泰和蒋钦。他就许了对方二百石左右的小官。
祖郎见状,也隐隐然觉得他那个“出工不出力”的打算,恐怕无法顺利实施了:
“再让李素这样收买人心、封官许愿,这五千流民听谁就不好说了……不行,不能由着他当‘监军’,逼咱打先头!咱得为帐下兄弟们考虑!”
为此,祖郎绞尽脑汁,在出兵前夜,最后向李素提了一个建议:“别驾,郑宝之强,在于其水陆兼备,一旦与官兵交战不利,也能退回巢湖中的小岛盘踞。
依我之见,要彻底击溃郑宝,不如我们兵分两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