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但……他们没技术啊,就算他们真敢拿我们物资, 坐吃山空早晚得?死?,”梁穹问。
\n
“但黑区即将接受我们10万难民。”潘琼道。
\n
“……”梁穹瞠目结舌。
\n
“还?有一点。”一直安静的平凡开口补充, “等拿下栗江市, 红区往南是黑区,以后?以黑区为中转站向东南方?逐步收复, 再连通汉州市。”
\n
“但汉州市附近都是海域。”潘琼道。
\n
“路断了修路, 有水就修桥,困难是死?的, 人是活的。”邵平凡非常看好汉州市。
\n
临海城市不管收复, 亦或收复后?的重建和发展都将十?分艰难,不止交通, 还?有海中生物,对人类而言都是巨大挑战。但如?果收复并发展起来后?,那也将是一道天堑。
\n
以后?,红区黑区连在一起,不再分裂。东北方?,东南方?,全国一半领土将重回人类手中。不过想发展到平凡想像的程度,没个三四十?年完成不了。
\n
后?方?。
\n
行军中的傅博华收到黑区愿接收蓝区10万难民和无偿为行军提供后?方?物资支援的消息,当即喜出望外,黑区的援助无疑是解了蓝区的燃眉之急。
\n
“太?好了,黑区的援助就是及时雨嘛!”自迁徙后?傅博华首次露出笑容。
\n
不同于傅博华的欢喜,钟涛考虑的则更深一些。
\n
“这批人你准备怎么安排?”
\n
“当然是技术人员优先。”傅博华不假思索道。
\n
如?果将军人形容成炉灶,技术类人才则就是灶里的火,只有留下火种,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