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生参加了两场战争,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没什么可后悔的。我只是感到痛心,我想起那些为了建立这个政权牺牲的战友,想起他们我心里就受不了。从1938年我进入八路军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11年里我换过的警卫员就有13个,他们都是死在我眼前,大部分是为了掩护我才牺牲的。直到今天,我一闭上眼睛,那些生龙活虎的面孔就出现在我脑子里,我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清楚地记得他们牺牲的顺序和地点。淮海战役时,牺牲的那些战士何止成千上万,那些刚从火线上抬下来,蒙着白布的尸体在田野里摆得一片一片的,数都数不过来。我亲眼看见一个伤员在担架上拼命挣扎哭喊‘放下我,我要回去,我们全连都牺牲了,我要去报仇哇’。担架旁的一个老人哭着催促担架员:‘快,快,这孩子快不行了,快点儿啊,孩子你等等,快到医院了,你不能这就死呀。’当时呀,我已经是纵队副政委了,应该在下级面前保持点形象了,可我当时……眼泪怎么也控制不住,哭得连话也说不出来。这些为了理想而捐躯的人,他们本以为通过自己的牺牲能换来一个自由公正的社会,可他们的希望实现了吗?”
说到这里,赵刚不禁泪流满面,他使劲擦去眼泪道:“我想起田先生,10年前,就是在这座房子里,我和田先生作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现在想起来,田先生真是个少见的智者,他的眼光真能透过重重的迷雾看到未来。他在10年前就担心我们的民族会出现一场浩劫,现在还真不幸被他言中了。我明白了,‘革命’也许是个中性词。它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光明,也可以以革命的名义制造人间灾难。革命必须符合普遍的道德准则即人道的原则,如果对个体生命漠视或无动于衷,甚至无端制造流血和死亡,所谓革命无论打着怎样好看的旗帜,其性质都是可疑的。我现在终于理解了当年高尔基的大声疾呼:在这些普遍兽性化的日子里,让大家变得更人道一些吧……如果拒绝人性,没有爱与情,是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革命者的。冯楠,我没有能力阻止灾难的蔓延,但我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尊严,没有了尊严我宁可选择死亡。”
冯楠注视着赵刚说:“我对你们共产党人最初的印象是解放军进上海的时候,成千上万的战士都露宿街头,连我家的门洞里都躺满了,真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我早晨出门没看见在地上躺着的战士,差点被绊倒,一个年轻的团长向我立正敬礼,一个劲儿地道歉,感动得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真是人民的子弟兵。那个团长顶多二十七八岁,英俊潇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