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崇教殿中,李承乾坐在上首,两侧分别坐在太子詹事于志宁,太子少詹事张玄素,太子中庶子孔颖达,太子右庶子李百药,太子洗马令狐德棻,太子中舍人萧钧六人。
其他还有几位太子舍人在帷帐之后,书写记录。
于志宁将一本奏章递给李承乾,然后神色认真的说道:“今日第一事,便是三日之前,荆王元景等人上表请陛下泰山封禅一事,但陛下以高昌小国也,不足封禅,不许,不知何故,中书省将此事送了过来。”
按道理讲,皇帝已经作出了决定,那么中书省就应该继续上传下达,但是现在却送到了李承乾这里。
李承乾轻轻点头,他心里明白,他那位极好面子的父皇,对泰山封禅还是很感兴趣的。
之前拒绝有之前拒绝的理由,但是现在,他想听听东宫的意见。
李承乾接过奏章的同时,问道:“长史,贞观以来,封禅泰山之事,提过几次了?”
“两次了。”于志宁深吸一口气,认真的看向李承乾,说道:“贞观四年时,天下大丰,四夷宾服,为陛下上尊号曰‘天可汗’,故而贞观五年初,赵郡王李孝恭等人就上表请皇帝封禅泰山。
同年十二月,利州都督武士彟等人再次上表请封禅,陛下不许。
贞观六年,文武群臣又请皇帝封禅泰山。
陛下以天下初定,百姓疲弊,不许。”
李承乾点点头,那件事情现在说是皇帝自己不许,但实际上皇帝那个时候已经同意了,只是后来魏征强力劝谏,加上河南、河北数州大水,皇帝才不得已找了个理由拒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