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就行了。”
杨兴旺指了下院里的板车道。
苏凌风不想多那个麻烦,就2里路,50斤又不是太重。
“我扛回去就行。”
掏了十块钱递过去。
杨兴旺笑呵呵接过来,找了一块钱的零,儿子杨涛已经搬了一袋面出来,门口有个磅秤,放上去。
“哥,你看一眼,都是称好的,50斤一袋。”
苏凌风摆了摆手,大方道:“不用看,你们家这十里八村的谁不夸,还能少得了我称。”
这话听得他们一家都很开心,在农村可很少见到苏凌风这么年轻,说话又这么好听的。
杨兴旺不由得对苏凌风高看了一眼。
大手一挥:“涛子,给你哥再多加两勺面。”
“好的。”
杨涛也很大方地打开袋子,就进屋要拿勺子给苏凌风多加两勺面。
苏凌风客气道:“不用那么客气叔,要多加两勺,那我得加钱。”
说着,把手中杨兴旺刚找零的一块钱票子递了上去。
杨兴旺赶忙推回去:“瞎扯什么呢,两勺面而已,下趟来叔还给你加。”
“那就先谢过叔了,我以后肯定会常来的。”
那边杨涛把面加好了,扎上袋口,苏凌风又道了谢,扛着面去了。
望着苏凌风离开的背影,杨兴旺有些疑惑:“这小伙子哪个村的?看着面熟,又想不起来是谁。”
杨涛有点印象,又不太敢确定。
“好像是红沟村的,我也摸不太清。”
“这小伙子挺会来事的。”
胡桂霞夸了句。
“谁说不是呢。”
杨兴旺赞同道。
路上,苏凌风扛着面回去,心情很好。
真是嘴甜吃个饱,说几句好话,白得两勺面。
他上一世在生意场上混,那都是人精,不管是看人方面,还是做事方面,苏凌风都有深厚的经验。
这一世回到88年的农村,对于人情世故的处理,更是游刃有余。
回到家,几姐妹见到苏凌风真的扛了一袋白面回来,很开心。
赶忙上前替苏凌风接下来。
“小叶,找个盆来。”
苏凌风对林小叶道。
“我去拿。”
六妹林小欢离厨房最近,跑了进去。
她今年15岁了,也算是个大姑娘了,个头都快撵上她几个姐姐了。
这年代重男轻女思潮还严重着呢,都觉得女儿是给别人养的,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嘛。
既然给别人养,那在家里自然不受待见,吃饭都嫌吃的多。
别看林小欢才15岁,搁有些家庭,像她这么大的都已经在招呼媒婆给找下家了,尽早嫁出去给家里省份口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